各学院(部):
现组织开展征集2025年度郑州市党史和地方史研究成果,填报要求如下:
一、成果范围
记述郑州市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气候、水文、建筑、物产、风俗、居住、饮食、方言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涵盖郑州党史研究、郑州古代史研究、郑州近代史研究、专门史研究、口述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等,作品形式包括专著、课题研究成果、学术报告等。
2025 年度推荐研究成果方向:
1.郑州黄河文化研究;
2.郑州夏商历史文化研究;
3.嵩山历史文化研究;
4.郑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5.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6.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研究。
二、内容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时效性和创新性,体现明确的研究目标、鲜明的问题导向、厚重的学术分量,突显社会实践价值,能够起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爱乡情怀的重要作用;
2.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得有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3.必须为“齐清定”稿件,字数不限。
三、报送资格
1.全校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均可报送;
2.本校作者必须依托学校进行报送,中共郑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不受理个人报送;
3.为避免重复研究和多头投入,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得报送,以相同或相近题目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的不得报送。
四、工作程序
1.成果报送。按要求填写《郑州市党史和地方史研究成果报送表》(见附件),于2025年5月15日前将成果报送表及稿件(纸质版2份、电子版1份)报送至科研处208。以上报送材料需要学院(部)审核后集中报送。
2.成果选用。拟选用的成果将于报送截止日期后3个月内,由中共郑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通知作者,逾期未接到通知的成果可自行处理。
3.成果呈现。拟选用的成果根据稿件体量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呈现:
(1)列入《郑州市地方史研究丛书》出版计划,根据工作安排适时正式出版。
(2)通过连续性内资刊物《郑州党史纵览》《郑州地情活页》进行刊印发行。
作者对通过以上方式呈现的成果享有署名权,并可按相关规定取得稿酬。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亚萍 李大海
电 话:67860070
地址:科东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