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下午,在第三会议室顺利召开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院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及两名特邀会议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主任委员徐建新校长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徐建新校长首先宣读了《关于成立郑州科技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的文件,并宣布本次会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学院科研应当采取什么新思路”和“对学院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社会服务有哪些建议”两项议题。副主任委员李利民副校长对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形成过程和组成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将学院近年来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创新创业等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向委员会做了汇报。随后,徐建新校长组织各位委员围绕议题发言。
会议第二阶段,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院龚毅院长、财经学院高海晨院长和工商管理学院宁建新教授作为代表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学院科研应当采取什么新思路”议题做了发言,指出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进步较快,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受限于起步晚、基础差、团队弱、投入少的现状,做好科学导向和战略部署、寻找核心人物的引领、凝聚科研团队是学院今后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机械工程学院刘军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孔欣作为代表围绕“对学院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社会服务有哪些建议”议题做了发言,指出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学院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也存在参与面还不够广、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相关配套制度尚不够完善、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扩大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参与面关键在于改善重成果轻转化的现状,但前提是要给参与者提供专业的平台、完善的制度和畅通的渠道,并积极去营造活跃的参与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院的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主任委员刘文魁董事长做了总结发言。刘董事长首先肯定了各位代表的发言,并强调要建立服务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要通过摸底的方式选人才、选项目,支持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做好量化评价工作;完善配套奖励和政策等制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科研项目,并积极发掘好的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项目少的问题。
(文/余涛)